“國字號”榮譽背后,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機構改革三年來,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始終把知識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發展的基本保障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的重要支點,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為總抓手,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知識產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1.05萬件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于表彰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其中,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獲得“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榮譽的獲得,是努力和付出。近年來,煙臺知識產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完成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的綜合管理和保護職能整合,成立市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研究推進知識產權工作。
在知識產權工作方面,煙臺頻獲佳績。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先后獲批“國家知識產權JM融合試點地方”“國家商標戰略示范城市”“山東省知識產權運營試點城市”“國家專利保險試點城市”和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試點重點城市”。
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更是穩步提高。目前全市有有效發明專利1.05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達到12.8萬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61個。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保持增長。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累計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5家、優勢企業63家。不斷激勵專利創新,累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7項、銀獎1項、優秀獎43項,省專利獎特別獎1項,獲獎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今年,《煙臺市“十四五”知識產權強市戰略綱要》經市政府批準印發,《煙臺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正在會簽,就夯實知識產權發展基礎、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重點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
辦理專利、商標執法案件2700件
“知本”變“資本”超120億元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強化。深入開展“鐵拳”“雷霆”“昆侖”“龍騰”等專項行動,三年來辦理專利、商標行政執法案件約2700件。強化知名企業保護,破獲多起假冒張裕、魯花等注冊商標刑事案件,挽回經濟損失3200余萬元;偵破知識產權類犯罪重大案件36起,總涉案價值達9億余元。
在省內率先啟用“互聯網+”數字監管平臺,啟動“線上線下”和“以網管網”同步監管,2021年,全市查處知識產權行政違法案件390件,偵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8名。
知識產權運營效益顯著提升,讓“知本”變“資本”,為企業增添活力和熱情。依托1.5億元中央運營體系專項資金,加快打造生物醫藥、汽車等6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入園惠企”行動,三年來全市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獲得質押金額超過120億元;2021年,知識產權質押項目202個、質押金額43億元,同比增長43.3%。積極探索知識產權金融新產品,發行全國北方城市前兩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28家科技型企業低成本中長期融資4.32億元。
大力推進專利導航,累計承擔國家、省級導航、評議試點項目16個,開展產業規劃類導航項目6個、企業運營類導航項目百余個,為煙臺企業創新發展明確了研發路徑。
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2025年力爭達到10.34件
近年來,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煙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全國首家運行,累計預審專利申請4680件,平均預審周期3.6天,授權時間比普通程序縮減75%以上。
優化營商環境,打通知識產權服務最后“一公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濟南代辦處煙臺工作站、全國首家地市級商標巡回評審庭掛牌運行,實現多個知識產權服務事項本地化辦理。知識產權服務業聯合會在全省首先獲批,目前全市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300余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已初具規模。
下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將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創新發展理念,健全高質量創新、高價值專利、高知名度商標、高效益運營、高附加值產品、高競爭力企業、高知識產權密集度產業、最嚴格保護“七高一最”知識產權工作鏈,力爭2025年底,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34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