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主辦的2016CPCC十大中國著作權人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武漢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斗魚)榮獲“十大中國著作權人”獎,系湖北省5年來唯一入選企業。
成立于2014年的斗魚是一家彈幕式直播分享網站,以游戲直播為主,目前已涵蓋了體育、綜藝、娛樂等多種直播內容。截至2016年12月,斗魚的注冊用戶超過1億,日活量超過2000萬,在直播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斗魚能夠獲得快速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斗魚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已登記20多項軟件著作權,提交了700多件專利申請,注冊商標近500件。知識產權既是企業巨大的財富,也能促進企業創新,讓企業能夠實現長遠發展。如果企業不重視知識產權,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落于下風,甚至被市場淘汰,因此,斗魚堅持多措并舉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
創新直播內容
2016年被稱為我國的“直播元年”,資本的涌入將網絡直播推向風口,網絡直播平臺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過,隨著行業監管政策的落地,直播行業在經歷了市場整合之后,正步入平穩增長期,內容成為直播平臺在未來競爭中的關鍵因素。
作為直播行業的佼佼者,斗魚在內容創新上進行了探索。上述負責人介紹,斗魚首先是挖掘擁有號召力的電競明星和擁有穩定粉絲量的優質主播,生產優質內容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其次,斗魚還鼓勵用戶積極參與生產內容,比如斗魚已開啟錄制功能,允許用戶對直播內容進行錄制編輯并上傳,以期通過錄制、點播激活存量用戶,保證平臺活躍度。同時,斗魚還與騰訊公司等就內容版權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內容。
此外,斗魚還推出了多種“直播+”功能,通過豐富直播的內容,更有效地拓展及留存用戶。比如斗魚加速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聯合去哪兒網推出旅游直播,多名當紅主播走到戶外,通過直播的方式帶網友體驗異域風情,實現了旅游類平臺流量變現的新模式。斗魚還與米未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全網首檔直播綜藝節目《飯局的誘惑》,首創了“直播+綜藝”的新模式。斗魚也嘗試了和公益、教育、體育、科技、電商等領域的融合,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斗魚希望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直播內容,開啟全民直播時代。”上述負責人說,目前多元化的內容覆蓋,使得斗魚直播的用戶黏性非常高,而堅持挖掘優秀人才和加強內容創新,更讓斗魚在直播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
保護創新成果
借助內容創新,斗魚獲得了大量的流量和用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保護創新的成果,斗魚加強了知識產權制度建設與體系建設。
上述負責人介紹,斗魚成立了以公司CEO張文明、法務副總裁鄧揚為負責人的知識產權領導小組,在公司臺內部相繼制定了《專利管理制度》《企業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制度》《企業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方案》《企業知識產權宣傳工作管理辦法》《技術交底書撰寫指導書》《專利挖掘指導書》等多項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知識產權指導文件。在管理體系方面,公司成立了法務部,并配備了12名知識產權專員,他們大多畢業于國內法律專業排名靠前的知名院校,主要負責知識產權的挖掘、申報、管理及侵權糾紛等事務。
另外,斗魚還根據公司知識產權戰略設立專項經費獎勵員工。上述負責人介紹,公司每年都會拿出近500萬元獎勵員工。2017年為了鼓勵員工,公司舉辦了“知識產權獎勵快到碗里來”的活動,在原有的激勵制度上進一步增加獎勵金額,縮短獎勵發放時間,將公司全員參與知識產權工作的熱度推上了新臺階。目前,公司已累計提交專利申請72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85件,登記了20多項軟件著作權,累計注冊海內外商標近500件。
在維權方面,上述負責人說,以版權為例,對于斗魚購買版權的賽事及視頻,斗魚會發布官方公告要求其他直播平臺不得未經授權傳播。一旦發現侵權行為,斗魚會發函通知侵權方停止侵權。同時,斗魚也注重加強自律,防范知識產權風險。具體而言,斗魚在主播扣分規則上規定不得上傳侵權內容;設立專門的版權保護投訴渠道,在收到侵權投訴及預警函后,法務會時間進行核對并反饋給超級管理員;超級管理員24小時不間斷進行巡查,一旦發現直播侵權行為將立即采取措施。斗魚還非常重視專利預警工作,目前已引入多家專業知識產權機構提供專利分析、專利預警方面的指導和建議,跟蹤行業技術發展動態與專利技術分布,盡可能規避侵權風險。
“知識產權與企業發展休戚相關。”上述負責人說,未來,斗魚將繼續加大對內容創新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用于生產更多精品內容,以內容差異化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以內容規范化實現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司將繼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既加強自律規避侵權風險,又加強維權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侯 偉)
(編輯:晏如)
(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