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能夠占卜”的答案茶,是否料到當下已陷入商標爭奪大戰的尷尬處境呢?
自答案茶在抖音走紅后,多家公司聲稱是答案茶商標的唯一持有者,并且各公司間不乏針鋒相對和互相駁斥。
對于這場答案茶商標爭奪戰而言,用于植物類食品包括茶飲料的第30類商標和用于餐飲服務類的43類商標尤為重要。《中國經營報》記者查閱中國商標網了解到,目前持有答案茶30類、43類相關商標的公司為廣州翡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南京科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分別轉讓或授權給廣州美西西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美西西”)和河南盟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盟否”)。而河南盟否與廣州美西西之間的“爭奪”仍在繼續。
無獨有偶。喜茶此前名為“皇茶”,因為山寨和商標問題無奈更名。答案茶是否步其后塵尚不可知,但對于擁有網紅產品的初創企業,樹立商標意識,顯得尤為迫切。
搶奪答案茶
答案茶是一款走紅于抖音的茶飲,其特色在于能夠占卜。
自今年年初,名為“答案茶Answer Tea 秋涵”的抖音玩家,將答案茶的玩法在抖音上曝光后,在短短一個月內收獲粉絲35萬、點贊117萬,曝光量近4億,全國范圍內迅速刮起一陣答案茶加盟風潮。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家公司均提出自己是答案茶商標唯一持有者,但目前較為活躍的企業有河南盟否、廣州美西西、河南答案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答案茶公司”)等三家公司。
在商標問題上,多家企業各執一詞,并不乏“刀兵相見”。
據了解,讓答案茶走紅網絡的抖音玩家“答案茶Answer Tea 秋涵”是一家名為盟否·答案Answer Tea品牌的聯合創始人,與河南盟否聯系密切。
據該公司CEO谷鐵峰透露,答案茶在網絡走紅后,河南盟否就大力開拓線下門店,截至3月13日,已經擁有249家加盟店。
但在4月10日,河南盟否旗下的微信公眾平臺“答案AnswerTea”被微信團隊刪除,原因系侵權注冊。據悉,舉報人為廣州美西西。
而廣州美西西方面則注冊了微信公眾號“答案茶官微AnswerTea”,其在功能介紹里自稱“答案茶合法商標唯一持有企業”。
面對賬號被封,河南盟否方面開始搜集證據尋求反擊。在其提供給記者的文件中羅列了河南盟否被侵權的案例:3月21日,河南盟否聯合創始人秋涵的原創視頻,被廣州美西西盜用;4月11日,河南盟否發布的官方公告被河南答案茶盜用;部分網站以河南盟否的名義欺騙加盟商。
而位于鄭州市的另一家企業——河南答案茶公司,則在其認證微博上表示,自己是全國唯一擁有工商局認證商標的正統公司。并且,該公司在5月14日發博直指河南盟否,稱其將被“實力打臉,我們將組織反擊。”
都是商標惹的禍?
多家企業口水仗打個不停,但問題的實質依然在商標歸屬的問題上。
記者通過河南答案茶公司客服提供的電話聯系上該公司一位陳姓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答案茶的第29類商標屬于他們公司,并且已經拿到手上。之后便匆忙掛斷電話。
相關資料顯示,第29類商標核定使用范圍主要包括動物類食品,以及日用或貯藏用的蔬菜及其他可食用的園藝產品。奶茶類產品并不涵蓋在內。
此外,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河南答案茶公司尚未注冊成功與“答案”相關的第29類商標。
河南盟否方面亦向記者提供它們公司擁有的商標情況。河南盟否法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京科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第7223434號商標,屬43類,商標名字為“答案”。已授權河南盟否使用該“答案”商標,擬經營品牌“答案茶”。授權配合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書,構成完整獨占授權。授權有效期自2017年9月14日起至雙方合作終止之日止。而雙方合作終止日期,并沒有具體的期限。
品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華表示,第43類商標主要是服務項目,第30類商標為商品項目,如香飄飄奶茶。答案茶主要是餐飲服務類,所以,43類商標尤為重要,不過30類商標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廣州美西西方面提供給記者的商標資料,正是30類商標。
根據該公司招商人員給記者發來的視頻顯示,廣州美西西擁有第18365198號、第16985679號商標。上述商標屬于30類,商標名稱均為“答案ANSWER”。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個商標均由廣州翡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注冊,目前已轉讓給廣州美西西。
事實上,廣州翡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還成功注冊第18365430號商標,商標名字為“答案ANSWER”,屬于43類。但該商標是否轉讓給廣州美西西,目前尚不可知。
據河南盟否方面透露,廣州美西西曾多次拿出上述43類商標進行招商,很多加盟商并不能做出準確判斷。不過,這一信息未能得到廣州美西西方面的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登陸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第18365430號商標雖屬于43類商標,但核定使用商品/服務項目為:日間托兒所、養老院、動物寄養。
“商標應該在核定的使用范圍或核定使用商品上使用。也就是說,第18365430號商標不可以在餐飲服務范圍上使用,否則涉嫌侵犯他人的商標專有權。”眾再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琚敬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也就是說,從目前來看,廣州美西西擁有第30類商標,河南盟否擁有第43類商標。但前者不可以在餐飲服務范圍上使用;后者的授權終止日期沒有具體的期限,后期不可控因素較多。
知識產權重視不足
作為一款網紅飲品,答案茶能夠走多遠尚不可知,而無休止的商標之戰勢必會影響該品牌的壽命和市場美譽度。在此之前,喜茶也有類似遭遇。這一網紅產品在此之前名為“皇茶”,因頻受山寨問題襲擾和商標問題,終選擇無奈更名。
放眼整個行業,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標案件進入公眾視野。紅牛商標授權糾紛、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紅罐之爭、喬丹體育與邁克爾·喬丹的商標官司,都在給企業的發展敲響警鐘。
和君集團合伙人、和梓咨詢董事副總裁賈曉軒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中國品牌已經從效仿時代向原創時代快速過渡,國家對于商標品牌的管理與關注會越來越高。
業內人士提到,在十幾年前,很多企業依靠“山寨”和打擦邊球的戰略完成資本原始積累。隨著企業自身的成長,這類品牌很容易遭遇發展“天花板”。一些留有“侵權”“山寨”烙印的公司,很難在市場競爭潮流中成為主流品牌。
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一炮走紅的產品越來越多,其背后所屬公司是否具有商標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我國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尚不到位,在商標保護仿冒,并不能夠去規避山寨公司可能入侵和仿冒的邊緣地帶,而消費者對于網紅類品牌的甄別能力不足,也給山寨公司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