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科技創新的理念,下好“先手棋”“合作棋”“組合棋”,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凝聚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下好“先手棋”促進知識產權創造
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時機,通過小視頻、宣傳展板、現場講解等形式,對專利知識進行普及。主動深入企業和基層走訪了解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實際需求,并加強巡回培訓指導。2020年,該局投入資金在全市十個縣(市、區)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10場次,培訓企業達600余家。2020年宜春市專利申請量新增1893件,同比增長率達到24.5%;專利授權總量實現7240件,同比增長44.5%,增長率排全省第三;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41件,同比增長0.38件,均實現了逐年連續增長;全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達14件,位列全省第二,其中“高安腐竹”地理標志產品榮登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100強。江西省倍特力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發明專利“一種電池極板拉漿模具及拉漿生產方法”“自動清粉機”和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半成品磚儲磚系統以及儲磚方法”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數量占江西省三分之一。
下好“協作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上下貫通開展聯合執法。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動,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專項行動。以商場、超市及一些專業市場等商品銷售集散地為重點區域,以電子產品、日用品、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涉農產品等涉及民生、健康、安全的行業為重點,進行現場抽查檢查。2020年全市共開展執法行動65次,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24件。
部門協作凝聚保護合力。該局加大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宜春海關等部門溝通聯系,協商簽訂《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部門協作優勢,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效率,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有效遏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為宜春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保障。
下好“組合棋”服務知識產權運用
完善政策體系。先后出臺《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明專利提質倍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宜春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扶持,督促各地紛紛出臺有利于企業的獎補政策并落地,2020年,宜春經濟開發區、樟樹、高安、豐城等市共兌付獎補資金近860萬元,有效提高了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和動力。
暢通政銀企各方聯系。主動對接市金融辦和金融機構,搭建銀企合作橋梁,組織銀行和多家企業開展銀企“一對一”交流活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宜春市市場監管局緊緊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主動跟市金融辦溝通協調,推出了針對中小微企業提供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服務的宜春市中小微企業“宜知貸”融資方案,助推企業實現“智產”變“資產”,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該局共向金融部門推送知識產權質押需求企業53家,15家企業獲得專利質押融資,共完成質押融資金額2.57億元。(江西省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