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標注冊證上可以看到,這枚集體商標的注冊人為“嘉興市食品工業協會”,類別為國際分類30類,屬于“核定使用商品/服務項目”。嘉興市食品工業協會根據其管理職能,對符合嘉興粽子相關質量要求、滿足相關條件的單位進行授權使用。

嘉興粽子迎來新發展契機
“我們特別凸顯了嘉興粽子鮮明的地方特色,如配方特色、口味特色、形狀特色、獨特包法等,同時結合五芳齋裹粽技藝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優勢,嚴格對照申報條件指導申報,最終成功獲批。”嘉興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處工作人員介紹。五芳齋作為嘉興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單位和粽子行業的領軍企業,在這次申報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產業規模來看,目前嘉興在冊粽子企業有35家,其中不乏五芳齋、真真老老等品牌知名度高、市場占有量大的“老字號”品牌,還有量大面廣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
記者觀察到,目前“嘉興粽子”在全國知名度比較高,特別是在全國高速服務區,卻也存在一些外地粽子打著“嘉興粽子”的旗號進行銷售的現象,影響了“嘉興粽子”的美譽度。而今,有了這枚集體商標,“嘉興粽子”的保護就多了一件利器。
同時,嘉興粽子產業的發展與壯大也將迎來新的機遇。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闖認為,區域公用品牌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和廣泛的普惠性,需要政府集聚大量的優勢資源。比如,政府各級財政資金補貼和政策扶持,對于產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種助力。
今年3月1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包括“紹興酒”在內的我國首批100個地理標志在歐盟市場受到法律保護,同時我國相關地理標志產品有權使用歐盟官方標志。
“加貼歐盟地理標志官方標志,意味著產品聲譽獲得了歐盟認可,如果后續‘嘉興粽子’能夠納入其中,將有利于獲得更多海外消費者的認可,對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促進產業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是個重大利好。”李闖表示。
打造特色產業為區域金名片
“地理標志是識別產品來源于某一地區的標志,而該產品的質量和聲譽都取決于這一特定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但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概念,商標不能等同于品牌。”李闖認為,如何以此次商標獲批為起點和契機,將“嘉興粽子”真正打造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品牌,當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首先,質量穩定可靠,根本上是“產出來”的。特別是廣大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當堅持創新研發,抓好食品安全質量,打開國內國際市場。此外,品牌持續發展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駕護航,政府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也是品牌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嘉興市市場監管局選擇從粽子行業率先切入推廣“浙食鏈”系統,運用數字化監管手段,對粽子從車間到餐桌進行全流程、全鏈條追溯閉環管理。
據統計,目前嘉興已有27家按照標準建成“浙食鏈”。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系統的“一掃查詢”功能查詢到一枚“嘉興粽子”生產階段的各種相關信息。可以說,“浙食鏈”系統運用為嘉興粽子的質量保障提供了新的維度。
助力“地理標志產業”培育壯大
“嘉興粽子”是嘉興地區特色傳統名點,作為粽子的主產地之一,嘉興粽子的年銷售額可以達到數十億元,小小的粽子儼然已經成了當地一張特色名片。
除嘉興粽子外,嘉善黃酒、桐鄉杭白菊、楊廟雪菜、新豐生姜……目前,嘉興全市已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18件。此外,“海寧桑苗”“海鹽大米”等兩件地理標志商標正在實質審查,“嘉興大米”正在培育中。
按照“鞏固一批、發展一批、培育一批”原則,嘉興強化地理標志保護,加快以地理標志產業為特色的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建設,提升全市地理標志品牌經濟價值、市場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
從產業培育角度來看,“桐鄉杭白菊”現代農業園項目今年5月份已經啟動;“嘉善楊廟雪菜”地理標志產業園已基本建成,“嘉善楊廟雪菜”品牌指導服務站也已經建成投入運作。
在地理標志商標的保護方面,嘉興市場監管部門將地理標志保護納入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開展線上線下專項執法行動,對地理標志印制、使用等開展全流程管理,嚴厲查處假冒侵權、標識使用不規范、非法印制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來源 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