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商總局新的商標注冊簡政放權的規定,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2個月壓縮到1個月,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8個月壓縮到6個月。目前中國商標注冊處于井噴的狀態,今年前10個月注冊申請量增速超42%。
1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崔守東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商標注冊時間將大幅縮短。2018年底前,縮短商標審查業務周期的目標為:商標注冊審查周期壓縮到6個月;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壓縮到1個月。
據21世紀經濟報記者了解,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推進一年多來,中國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日益增強,商標注冊申請量持續快速增長。
2017年1月至10月,中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441.3萬件,比去年全年申請量(369.1萬件)多72.2萬件,同比增長42.85%,其中網上申請377.1萬件,占申請總量的85.45%。
2016年申請量369萬件,占當年世界商標申請總量的40%,是美國的近7倍、日本的25倍、韓國的18倍,預計2017年將達到550萬件。專家預計2018年全國商標注冊申請量可能會達到 750萬件,約每天2萬件。
面對商標注冊申請井噴的形勢,工商總局積極應對,多措并舉,2013年實現審查周期10個月,比2008年縮短了26個月。自2014年實施的商標法規定審限以來,商標審查周期嚴格控制在9個月以內。
但是這一時間仍不夠短。為此,近期《 工商總局關于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 切實提高商標注冊效率的意見》正式出臺。
該意見提出,下一步要圍繞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完善商標審查體制機制,聚焦國際領先水平,促進商標審查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有效應對商標注冊申請量高速增長的態勢,進一步縮短商標審查業務周期。
在2017年底實現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9個月壓縮到8個月的基礎上,2018年底前實現以下目標: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2個月壓縮到1個月,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8個月壓縮到6個月,商標轉讓審查周期由6個月壓縮到4個月,商標變更、續展審查周期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商標檢索盲期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
另外還將提升地方商標受理窗口服務水平。加快地方商標受理窗口申請設置審批,將原來的集中審批改為隨申請隨審批。開通地方商標受理窗口網上申請權限,增設個人網上申請自助終端,擴展受理商標業務范圍。安排人員指導當事人提交網上申請,增加商標業務流程信息查詢、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打印發放等功能,提供商標業務咨詢,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能力。
根據記者了解,截至10月27日,全國提前2個月實現了今年年底前將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法定9個月縮短至8個月的階段性目標;此外,商標網上申請比例由2013年的62.5%提高到今年的85.45%,11月6日電子公告正式上線,縮短商標注冊時間1--1.5個月;另外,優化申請手續流程,精簡了部分商標申請、商標異議、地理標志注冊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材料和手續,受理通知書由6個月縮短到3個月之內。
目前,中國9個月完成商標審查的審限規定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處于發展中國家領先地位,如美國7-11個月,日本7個月,新加坡6個月,俄羅斯13個月,印度21-34個月。不過,企業反映目前商標注冊審查的時間太長。
同時上述商標審查的時間,與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與企業創新創業的需求相比,還存在差距,制約提高商標注冊效率的深層次矛盾亟需加以解決。為解決上述矛盾,必須要出臺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舉措,必須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