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我省商品注冊申請量月均超過1萬件,截至9月底,商標注冊申請量首次突破10萬件,達到106864件,同比增長70.7%,增幅居全國第4位。
透過現象看本質,商標申請量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市場主體商標知識產權意識和品牌意識的增強。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主體大量產生,創新創業熱情不斷釋放,帶動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漸覺醒。 2013年以來,我省商標申請量年均增長近20%,有力地支持了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促進自主創新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縱向看,我省商標品牌數量也越來越多,有效注冊商標已超過28萬件,在旅游業、餐飲業、物流業、文化產業實現中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像黃山旅游、皖新傳媒等。但橫向比,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與周邊省份還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省市場主體超過366萬戶,但有效注冊商標只有28.2萬件,平均13個市場主體才擁有1件注冊商標,遠低于全國水平。
商標作為商品的固有標識,既是企業的知識產權,也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財富創造的“倍增器”,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企業不僅要追求商標在規模上的擴張,更要注重在發展質量上的提升。要大力實施商標戰略,引進和培育一批國內乃至國際上都叫得響的商標和品牌,推動安徽制造向安徽創造轉變、安徽速度向安徽質量轉變、安徽產品向安徽品牌轉變。
實施商標戰略,既要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方面,鼓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將創新創業與“創牌”有機融合起來,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多形式發展馳名、著名和境外等商標,努力打造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美譽度好的自主知名品牌,實現我省注冊商標增量擴容、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政府要當好商標戰略的組織者和推動者,通過主動作為,定規劃、建機制、拿措施,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切實支持和引導企業創立、培育和發展商標,為商標戰略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