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稱為重慶輕工“五朵金花”之一的華陶瓷器,其商標將轉讓。昨日,記者從重慶輕紡集團獲悉,“華陶”系列16個注冊商標都在轉讓之列。2005年,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重慶華陶)停產,隨后對資產進行了處置,但仍保留了商標。此次商標轉讓,意味著華陶瓷業留下的后一部分資產將被處理。
動態: “華陶”系列注冊商標將轉讓
昨日,記者獲悉,重慶輕紡集團官網發布了一則商標轉讓公告,稱旗下重慶華陶麗瓷廚衛用品有限公司現有“華陶”系列16個注冊商標將轉讓。
公告顯示,這16個注冊商標中,第21類商標(廚房潔具)共有8個,即主要包括家庭和廚房用小型手動器具,盥洗室用具,玻璃器皿和由瓷、陶瓷、陶土或玻璃制成的某些制品。第19類商標(建筑材料)有4個,第11類(燈具空調)有4個。
記者了解到,“華陶”系列商標原本屬于重慶華陶,2005年,重慶華陶停產,旗下資產逐步處理,但商標未納入破產資產,而是歸屬于輕紡集團旗下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管理。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重慶華陶麗瓷廚衛用品有限公司除了管理著該批商標外,并無其它業務,順應國企改革清理“空殼公司”、“僵尸企業”要求,目前輕紡集團正在進行空殼公司清理,于是該批商標也拿出來轉讓。
記者也從華陶麗瓷廚衛用品有限公司得到證實,相關人員表示,這些商標續展均在有效期內,早的2020年11月3日到期,晚于2021年7月20日到期。此次公告屬于預告信息,看是否有意向買家。國有資產的處置要求公開進行,屆時,該系列商標還將通過產權交易平臺進行公開掛牌,具體交易還得以掛牌為準。
曾經:
風光時入選國宴國賓用品
提起華陶瓷器,很多老重慶人都非常熟悉。
重慶華陶前身是重慶陶瓷工業公司,始建于1951年。其推出的產品可謂家戶喻曉。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其研制成功的雙層保溫杯受到消費者追捧,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
1991年,重慶陶瓷工業公司引入外資,與香港兆峰陶瓷集團合資成立兆峰陶瓷(重慶兆瓷)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重慶兆瓷發展迅猛,一度成為亞洲大的高檔日用陶瓷生產基地。在職員工曾達1800多人,年生產5000萬件高檔日用陶瓷用品。
因此,當時的兆峰陶瓷和同時期的重慶啤酒、奧妮洗發水和香皂、冷酸靈牙膏、北盛玻璃器皿被譽為重慶輕工的“五朵金花”,享譽全國。這些名牌產品還曾入選慶祖國50華誕國宴國賓用品。
但好景不長。2000年,因香港兆峰陶瓷集團破產且未履行相關合資合約,重慶有關單位將重慶兆瓷的港方股份進行回購,并正式將兆峰陶瓷(重慶兆瓷)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受香港兆峰破產所累,此后的重慶華陶逐漸陷入困境,經營再無昔日輝煌。
2003年,重慶華陶進行市場化改制,重慶錦暉陶瓷正式成立,并逐步取代了重慶華陶的地位。錦暉陶瓷除受讓了部分重慶華陶資產外,還租賃了重慶華陶部分廠房等資產,并負責安置重慶華陶職工。
2016年,因無力還債,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所屬李家沱陳家灣的土地使用權、地上附屬房屋及機電設備以電子競價的方式,被進行司法拍賣。在2013年時,該標的就曾準備拍賣,后因故取消。
縱深
商標價值待定
激活需專業團隊運作
曾經如此輝煌,“華陶”系列商標價值又如何?是否已經有投資者青睞?
記者昨日了解到,該系列商標目前還在進行評估,商標價值待定,轉讓價格以終公告為準,目前也還沒有意向買家。一位知情人士介紹,華陶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真正以重慶華陶名義生產的時限卻不長,加上此系列商標已閑置多年,想要拿過來重新打造有一定難度。
而與華陶關系密切的錦暉陶瓷,暫時也未透露出接手意向。記者致電錦暉陶瓷辦公室,相關人員表示,對此事不知情,也未聽說要接手商標的事宜。同時,記者查詢到,2016年,華陶公司曾因勞務派遣等費用糾紛問題,將錦暉陶瓷告上法院。雙方關系似乎并不太融洽。
業內分析表示,錦暉陶瓷接手商標可能性較小。首先是錦暉陶瓷成立時就已經另用品牌,沒有啟用華陶商標。另外,如今錦暉陶瓷已經非常知名,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華陶的優勢,成為全球大的高檔日用瓷企業之一,沒有必要再啟用其它品牌。
據悉,“脫胎”于重慶華陶的錦暉陶瓷已經實現年產1億標件。早在2015年,錦暉陶瓷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復審通過,并獲評中國馳名商標。
重慶品牌學會秘書長張銳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從老品牌復蘇的角度來看,“華陶”商標有一定的品牌意義,例如山城手表、天府可樂等老品牌復出,均有不錯的反響。但是商標價值大小,終還得取決于消費群體的接受態度,即是否還有情感、有所懷念,對產品是否認可。若品牌沉寂太久,就會逐漸被人淡忘,產品若不被接受,重生就是空談。“華陶”系列商標激活,需要專業團隊運作。
“五朵金花”
命運迥異
隨著“華陶”系列商標轉讓,重慶輕工“五朵金花”再受關注,記者梳理發現,這幾朵“金花”如今命運迥異。有的已經凋零,有的卻越開越艷。
【華陶瓷器】
1951年,重慶陶瓷工業公司成立(重慶華陶前身)。
1986年,研制成功的雙層保溫杯受到追捧,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
1991年,重慶陶瓷工業公司與香港兆峰陶瓷集團合資成立兆峰陶瓷(重慶兆瓷)有限公司。幾年后,兆峰陶瓷入選慶祖國50華誕國宴國賓用品。
2000年,重慶兆瓷的港方股份進行回購,更名為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
2003年,華陶瓷業進行市場化改制,重慶民營企業錦暉陶瓷正式成立。
2005年,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停產,地位徹底被錦暉陶瓷取代。
2016年,重慶華陶瓷業有限公司一批資產被司法拍賣。
【北盛玻璃】
同樣,命途多舛的還有北盛玻璃,2005年底,欠下數家銀行3億多元債務的北盛玻璃宣布停產,整體租賃給一家民企經營。2009年,該企業進行了艱難的改制重組,但直到2011年才處理完與老國企脫鉤的事宜。
【奧妮洗發水】
2006年,“奧妮洗發水”品牌被廣州立白收購,但因為商標歸屬問題存在爭議,該品牌一度銷聲匿跡。2010年,奧妮洗發水在重慶和山東市場試水,重新面世。不過,已沒有昔日的輝煌。如今的商超,已經難覓奧妮系列產品的蹤影。
【重慶啤酒】
重慶啤酒作為一家老牌的啤酒企業,經歷過市場輝煌也經歷過低谷,2013年,重慶啤酒被嘉士伯收購,轉為外資企業。但“重慶啤酒”品牌一直未變,且銷量良好。重慶啤酒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其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13億元,同比增加10.37%;公司銷量增長3%,噸價上升7%,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冷酸靈牙膏】
冷酸靈牙膏生產商為重慶登康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重慶牙膏廠。1986年,這家老國企推出的“冷酸靈”牙膏受到市場追捧,后行銷全國,成為重慶輕工業代表性品牌之一。
近年來,在抗敏感牙膏市場,面對高露潔、寶潔等世界500強競爭對手,登康公司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中高端產品比重。記者從輕紡集團了解到,冷酸靈牙膏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牙膏品牌銷量民族品牌,在抗牙齒敏感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達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