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如果有人找到我們‘鮑師傅’雇黃牛排隊,我會將旗下33家正在經營或籌備中的門店全部贈與此人。”昨日,在武漢召開的媒體交流會上,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才勝“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做出承諾。
實際上,就在幾天前,“鮑師傅”剛被武漢媒體曝光雇人排隊當托。隨后,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易尚“鮑師傅”)發布聲明,承認雇人排隊并致歉。然而,才勝“鮑師傅”幾乎同時聲明稱,易尚“鮑師傅”是山寨。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兩家“鮑師傅”商標之爭一年前已開始,而此次被曝光后,更加引起輿論關注。并且兩家企業均拿出注冊商標,證明自己的“血統”。
誰真誰假?昨日,記者多次聯系易尚“鮑師傅”,但未獲得答復。武漢一家律師事務所陳律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鮑師傅”商標之爭結果如何,終還需法院判決。
才勝“鮑師傅”開店已有14年
資料顯示,才勝“鮑師傅”早于2004年在北京開設家門店,2017年至今已陸續在南京、蘇州、武漢等地開設門店。武漢的兩家店為漢口水塔店和俊華廣場店。
鮑才勝介紹,他本人來自有“中國面包之鄉”之稱的江西資溪縣。上世紀80年代就在江蘇、河南、安徽等地開過面包坊。2004年和妻子到北京發展,在朝陽區傳媒大學附近開了一家面包房,取名本人姓氏“鮑”字,創立了“鮑師傅”商標品牌,并首創了“肉松小貝”這一品類。
易尚“鮑師傅”成立于2013年4月,法人為徐德林,大股東孫修朝持股比例達100%。易尚“鮑師傅”曾撰文表示,2017年,鮑海兵師傅因發展需求將自己的商標轉入了易尚公司名下,后由易尚通過產品技術、品牌授權使用等形式推廣到全國多個城市。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獲得鮑海兵商標轉讓前,易尚“鮑師傅”就已在全國加盟,目前已發展了300多家門店。
“鮑師傅”在京打官司
互質商標侵權的同時,兩家企業已對簿公堂。
易尚“鮑師傅”稱,公司享有使用第30類(第17899179號)生產蛋糕、面包等商品;使用第43類(第17899096號)商標開設進行現場加工食物飲料服務并進行銷售蛋糕店、面包房的權利。
2017年12月易尚“鮑師傅”就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一案,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朝陽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擇日開庭。
易尚“鮑師傅”曾公開表示,2017年年底遭到才勝“鮑師傅”莫名的各種攻擊,先是在店面網絡等平臺宣傳易尚公司為假冒公司,又在自家門店掛上帶有易尚餐飲公司商標標識的店面直說其是仿冒店、假店,在到后期去各地工商局投訴易尚餐飲公司合作店面侵權。資料顯示,易尚“鮑師傅”還注冊有其他餐飲企業的商標,包括注冊了“沙縣輕食”“原麥豐秋”“金拱門”“臟臟包”“栗記”等多個網紅店商標。
今年“3·15”前夕,才勝“鮑師傅”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維權行動,鮑才勝還明確已起訴了“自稱”是鮑師傅總部的易尚“鮑師傅”。
才勝“鮑師傅”代理律師、北京信久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益霞表示,“鮑師傅”糕點店2013年申請了商標注冊,2014年取得了商標注冊證,在35類廣告宣傳門店零售服務上也取得了注冊權。“易尚和我們在全國都有商標侵權的糾紛,都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易尚注冊了30類的頭像,同時注冊了32類飲料類是中文+英文的鮑師傅文字。2018年,易尚又購買了43類,餐館、咖啡館、飯店商標。”
周益霞補充說:“針對32類和43類的商標,我們已經向商標委提交了無效宣告申請,這個時間會比較長,商標委裁決也不是終極,時間比較長。”